客运站车无线交互系统app是一款专门为铁路局列车工作人员打造的移动综合办公服务软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这款软件对手持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指导列车补票作业,并提供了车票查验、席位查询等诸多功能,需要的可以来西西下载客运站车无线交互系统app进行使用
客运站车无线交互系统app介绍:
铁路站车客运信息无线交互系统是车地协作的信息平台。地面售票情况通过该系统及时报送到指定列车,列车工作人员可以精确掌握每个席位的使用情况、乘降区段,包括旅客实名信息、挂失信息和互联网电子票信息,使客运组织和管理准确、有序,提高了服务水平。列车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地面信息做好旅客服务工作,同时也可以向地面系统及时汇报列车上的客运信息,实现了车地信息一体化。
截至2011年年底,18个铁路局(公司)开行的高速列车、城际列车、动车组以及直通、管内列车上相继配置了站车交互系统手持设备。铁路站车客运信息无线交互系统的上线使用,极大地减少了车站打印乘车人数通知单耗费的人力和耗材。
2012年5月,该系统进行了大规模升级,系统终端软件扩充了列车密度表自动生成、互联网电子票查验、实名制车票挂失信息查验,电子时刻表、电子客运规章等功能,基本实现了铁路列车客运作业无纸化办公。该系统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还通过先进的信息化作业模式,提高了客运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实现了客运信息交互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手工作业向自动化作业转变、由粗放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的重大突破,使铁路客运信息交互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软件特色:
1.首次设计了基于通用GPRS无线通信的铁路客运信息创新应用架构,极大提高了铁路信息交互的实时性、安全性和通用性,开创了公用移动网络与铁路信息交互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建立了铁路客运无线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了车站与列车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系统基于通用GPRS网络和APN接入方式,将车站的乘车人数通知单、席位发售情况以及重要通知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列车上,使列车工作人员随时掌握最新的列车席位发售情况和实时办公信息,方便列车工作人员管理旅客和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列车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将列车补票信息、列车实际超员情况等信息推送到车站,使车站与列车的信息同步。这种无线交互模式在铁路客运信息系统应用中尚属首次。
该系统实现了车站信息智能推导,有效降低了系统使用难度,提高了信息交互效率。在传统的车站与列车交互模式下,车站何时打印通知单、何时停止售票全部由各站人工控制,存在着数据不同步的风险。而在本系统方案中,车站信息发布时采取了系统主动发布的封站触发方式。系统根据智能策略,主动推导出有效信息,并分类实时发送至运行的列车上,实现了车站与列车间的信息同步。列车终端系统根据停靠站点主动轮询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增加了系统的友好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同时,系统还预留了人工干预接口,当列车晚点时,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实现数据下载更新。
开创了客票销售模式的新思路,为实名制、互联网售票等新型售票方式提供服务支持。在车售、补票方面,信息的双向交互为进一步实现站车间的信息共享开创了新的途径,为突破单一的客票管理和发售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该系统为实名制、挂失补票、互联网电子票提供了新型检票、验票方式,有效帮助列车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各种渠道的售票信息。
2.设计实现了基于通用GPRS网络的专用数据传输协议,适用于高速列车在无线网络不稳定情况下的数据高速下载。
系统采用基于通用GPRS网络和UDP协议的数据传送控制协议。该协议充分考虑到列车运行速度快、无线信号不稳定、无线传输速率较低等特点,采用数据压缩、数据分片、断点续传等技术,以超时控制和协调指令为手段,实现了应用任务的闭合管理,保证了站车间交互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交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无线数据传输协议与通用数据下载协议的分析对比。项目组对比测试了TCP协议和专用数据下载协议在运行线路相同、无线网络环境相同、传输数据量相同情况下的相关性能数据,包括数据传输速率 (上行和下行)、文件传输成功率;在累计增加传输量的情况下,记录和分析以上数据。
基于专用的无线数据传输协议,打造铁路信息通信的通用平台。系统在自主设计的数据传送协议基础上,建立了站车信息交互平台,满足站车信息交互的准确性、及时性要求,成为客运信息交互的无线平台支撑。
3.设计实现了基于公用移动网络的安全校验模式,确保了铁路信息交互平台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本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涵盖服务器、无线通信媒介和客户端的三层立体式安全系统,根据不同层次系统的特点,其安全措施也随之变化。这种多层次、立体式安全保护体系在铁路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中属于突破性创新。
安全保障体系第一层:信息发布服务器的安全防护。铁路客票系统是一个四级安全系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安全防护系统。铁路站车客运信息无线交互系统与客票系统的对接要绝对保证四级系统的安全,因此,本系统采用了应用服务器隔离和服务器代理相结合的防护手段,从而实现了对信息发布服务器的隔离和保护。
安全保障体系第二层:信息发布加密保护和无线网络通道安全防护。系统发布的信息由服务器用特定协议打包后加密发送,在客户端解密后再用特定协议解包,提取数据。对于无线通道安全保障,系统采用铁道部专用APN接入通道和私网IP地址等物理手段,保证无线交互通道的安全。
安全保障体系第三层:终端系统的注册保护。系统对能与服务器交互的终端采取注册验证保护;严格控制终端程序的运行环境,只有指定的设备才能成功安装使用;制定一系列设备使用、注册的规范,同时与移动公司建立长期密切联系,报告及鉴别异常SIM卡数据流量。
中文名:客运站车无线交互
包名:com.tkydzs.zjj.kyzc2018
MD5值:0718572404253b81a2f33ce0e4f3c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