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新教材教案全套是一份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人教版七年级电子课本初中信息技术课本, 认识电脑计算机就像我们中国的造纸术一样,对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信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高中、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
教材编写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本套教材的内容设置是符合那时国家“纲要”精神。根据目前认同的信息技术课程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现在使用的教材情况
1.教材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教材的翻版,或是微软软件的应用培训,不能体现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一翻开书就是计算机知识与操作界面,让不少教师产生了“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的印象。教材体系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的思路,没有真正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没有将任务与学生学习的实际生活区联系起来。大多数教材实际上只是对某个软件知识点的罗列,信息技术课基本上是对某个软件的功能介绍,只是对软件功能的讲解。这样的教材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更不用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2.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陈旧,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不能拿过时的、淘汰的知识去教学生。选入教材的内容应用适应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但这一点我们很明显做得还不够,比如,校外Windows2000系统已风靡多时,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Windows98版。这固然与我们各校的硬件设备有关,但教材内容陈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为了克服现有教材弊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突出5点:
(1)以学生为本
在教材的结构安排上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注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知识实际、情感实际、认知规律来设计知识点的学习顺序。
(2)以应用为主
教材突出应用性,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产生作品的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材中涉及到的事例,尽可能地选择学生熟悉的,或来自其他学科中的内容,目的是强调计算机的应用性和工具性。
(3)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材的落脚点
(4)以易学为前提
(5)技术发展与教学的同步
二、渗透人文精神,突出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曾说过一句话,“技术是形,文化是神”。同样,苗博士也探讨过信息技术中“信息”与“技术”的关系,说它们是“道”与“术”的关系。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课程时,要改变原来“为操作而操作的倾向”,但也不能只片面强调信息素养的培养,而忽略对技术本身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科学原理的系统掌握。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完善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才能为信息技术课程未来的发展铺筑道路。
信息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之中始终要体现人文精神的蕴含,用信息技术中表达的艺术、文化和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信息时代的信息伦理与道德、虚拟世界的法制观念,将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基本信条。教材要重点加强对这方面意识的培养,引用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对错误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关责任人受到的惩罚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
课程整合承担的是应用层面的信息技术内容。它作为课程教学(如语文)的工具手段,强调的是在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信息技术课承担的不仅包括一般的信息素养,还要向学生传授技术层面的内容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思想、方法、原理。因此,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并不冲突。就好像识字、写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在语文课中进行系统培养,而在其他课中进行应用。
在这个问题上,苗逢春博士也明确了同样的观点:“在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技术整合不成熟的今天,信息技术课作为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培养的主渠道责无旁贷。在国家层面,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会被削弱,反而会被加强。当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及其他渠道相对成熟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自身会相应发展、成熟与分化,信息技术课将以新的形态继续存在,与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共存互生,仍会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多样化、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是以计算机知识为依托,以学科活动为线索,并以提高学科知识与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首先是信息技术知识,其次是信息素养知识,最后是学科活动。其中信息素养知识是信息技术知识还是学科活动中,都要有所体现,它的内容同其他两项是相融合的。(1)教学目标同学科目标相联系,教材内容同学科内容相联系,学科教师可以选取其中有用的部分开展教学;(2)选择教学内容立足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的阶段性特点;(3)选择教学单元章节具有独立性和连贯性:把信息基础知识分成若干单元,明确每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以及完成后应达到的目标,使每一部分知识自成体系,又具有一定的整体性;(4)每一部分有明确的知识、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的目标。
四、引导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多而杂,要求用较少的课时学习较多的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应体现创新教学方法的引导,比如:(1)创设问题情境;(2)引导知识迁移;(3)提倡探索性学习;(4)重视知识的交叉应用;(5)引导学生开展创作活动。
五、强调知识迁移
信息技术课不是计算机课的别名,而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些软件的熟练工,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谋生,而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其中,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驾驭和认识各种不同信息环境和软件的共性上,体现在对未知环境特征、未知功能的探索能力上。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具体软件的各种功能都一一介绍和列举,而应该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具有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才是培养信息素养的真正目的。虽然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各种软件环境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和特征,许多应用软件之间有不少概念和操作是相似的。虽然软件版本升级很快,但是新旧版本所涉及的许多基本概念是一致的,有的新版本只是对旧概念进行拓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处理技术将永远不停地发展,但信息技术的内涵却是永恒不变的。信息技术课涉及的具体软件实际上是教学所依托的一种“媒介”。无论是进行语言编辑教学还是进行应用软件教学,无论是Windows98还是Windows2000,无论是Word2000还是老WPS,无论是比较落后的环境还是最现代的环境,只要通过它们的教学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对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正确的。要做好从计算机软件使用手册向信息技术教材的转变。
六、重视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对学生高级智慧活动能力的培养
为了克服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低认知水平、重操作的倾向”,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编排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中研究性问题的设计,重视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对不生高级智慧活动的训练。
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研究型问题需要考虑以下基本条件:
(1)与学生学习生活区的相关性,即选择那些学生能够理解的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
(2)研究问题的开放性,即所选择的问题是可以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发挥的,而不是简单问题的操练,或只是让学生去重复别人已有的结论,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信息技术的技能训练与问题解决的关联性,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资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研究问题、完成任务和做出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
七、教师们要肩负起课程建设的重任
相信很多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详,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构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础上应用起来。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构筑不仅取决于文化的承载物(如信息技术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而且取决于文化活动的主体(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者)之间的动态性关系。所以,对于课程的建设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⑴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以任务繁重为由,忽略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这个学科的老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也会培养教师们严谨、科学的作风和优秀的科学素养。
⑵增强对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会造成教材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不仅会招来学生们的不满,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学的武健老师“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观点就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一种理解,每一个教学单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华”,要进一步加工信息技术教材。
的确,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年轻和稚嫩,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是一门快速成长的学科,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用矛盾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八、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价值性分析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不被重视的现实引发了教师们的疑问“信息技术课程生存的空间到底有多大?”,不少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上具有相同的目标,二者实际上在做着同一件事情,因此怀疑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价值性。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自我的设想。
课程整合承担的是应用层面的信息技术内容。它作为课程教学(如语文)的工具手段,强调的是在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信息技术课承担的不仅包括一般的信息素养,还要向学生传授技术层面的内容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思想、方法、原理。因此,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并不冲突。就好像识字、写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在语文课中进行系统培养,而在其他课中进行应用。
在这个问题上,苗逢春博士也明确了同样的观点:“在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技术整合不成熟的今天,信息技术课作为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培养的主渠道责无旁贷。在国家层面,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会被削弱,反而会被加强。当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及其他渠道相对成熟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自身会相应发展、成熟与分化,信息技术课将以新的形态继续存在,与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共存互生,仍会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多样化、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育。”
(1)文化性强
计算机在基础教育中,既是学习的工具,又是学习的对象。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一样,是基础文化学科,对信息技术的能力的掌握也应如同语、数、外学科的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一样重要。
(2)应用性强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突出计算机的工具性,作为学习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工具向学生介绍,而弱化其学科性。理论的讲解是围绕应用的需要而进行,突出技能的训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目标明确。
(3)思想性强
在教材中以下面教育和引导为主,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加强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发展性大
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材,通过某一类软件的学习,着重体会用计算机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思维方法,为能在几年、十几年后的实际工作中应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