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是节选自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第三回的内容,那么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详细的看到一些关于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还有一些当时的人民对于不同人的身份的不同的态度。在这里为大家整理的一份相关的PPT的模板,有着详细的学习的内容在其中,欢迎有需要的用户来进行下载使用。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其父吴霖起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利,对吴敬梓颇有影响。
吴敬梓13岁丧母,后随父到任所,20岁中秀才(此后即屡举不中),23岁丧父。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关于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 次。
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 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踢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学习目标:
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品味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和动作。